西葫芦花叶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和甜瓜花叶病毒引起,栽培地区普遍发生,保护地发病更为严重,如不及时防治可造成极大损失。 西葫芦得花叶病主要表现为花叶型和皱缩型两种。花叶型:叶片出现淡黄色魔纹,后呈浓淡不均的小型花叶斑驳,顶叶畸形,变成鸡爪状。果实近瓜柄处出现花斑,畸形或不结瓜。皱缩型:新长出的叶片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,或叶片变小,叶脉坏死,节间缩短,植株矮化,严重时不能结瓜。果面出现花斑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,果实多为畸形。 防治西葫芦花叶病可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综合措施。农业防治包括:选用抗病或耐病品种;建立无病留种基地,培育无病毒种苗;适时提早播种,提早定植,避开蚜虫及高温等发病盛期;实行3—5年的轮作,清洁田园,铲除田间寄主杂草,及时防治蚜虫和线虫等传毒媒体;发现病株,立即拔除,深埋销毁;注意施足基肥,前期加强中耕,配合施用氮、磷、钾肥料;合理调控保护地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条件,创造不利于病毒侵染的“小气候”。化学防治主要有: 1.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。用55℃的温水浸种35-40分钟,或用10%磷酸三钠浸种15-20分钟,水冲洗后浸种催芽。或将种子置于70℃下干热处理3天,可钝化大部分病毒。2.发病初期,可喷1.5%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,间隔7—10天1次,连续喷药2—3次,效果比较显着。为促进根系发育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,生长期内可适时喷施华硕828多功能植物营养液作为根外追肥。 |